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碳化硅(SiC)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性能的重要材料,其市场需求正在激增。近日,全球碳化硅外延片生产商——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上市申请,标志着该公司再次发起冲刺,重返资本市场的赛道。
瀚天天成的前身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碳化硅半导体外延芯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业内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而闻名,曾在202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化硅外延供应商,其市场份额已在2024年突破30%,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回顾2023年,瀚天天成曾向上交所提交过A股上市申请,但因种种原因在2024年6月宣告终止。此次转战港股,其背后必然有着深层次的考量。首先,从国内政策环境来看,A股市场虽然热度不减,但各种监管政策变化频繁,尤其随着国际形势的动荡以及科技行业的整顿,企业上市的周期和风险不可小觑。
与港交所相比,其上市条件相对宽松,且港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更高,方便企业吸引更多的外资。对于瀚天天成这样一家在国际市场表现突出的企业来说,选择港股作为上市地,将有助于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全球战略布局。
作为全球首家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大规模外供的企业,瀚天天成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沿袭以往的成功经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过去的几届行业展会上,瀚天天成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及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赢得了众多知名客户的青睐。
然而,尽管处于一个极具潜力的赛道,瀚天天成在近年的经营表现却显示出了一定的波动。根据招股书,瀚天天成的营业收入在2022至2024年间表现不一,分别为4.4亿元、11.43亿元和9.74亿元。其中,2024年的营收出现了同比下滑,主要由于外延片代工业务大幅缩水,导致收入骤降约六成。这一调整使得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44.7%下降至34.1%。
尽管如此,瀚天天成的净利润在2024年却逆势上升至1.66亿元,显示出其在公司多元化业务布局下的抗压能力。随着其他业务的支撑,瀚天天成展现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值得关注。
在国际市场中,瀚天天成的表现可谓亮眼。根据最新财报,2024年该公司近八成的收入来源于非大中华区,其中欧洲市场占比达到27.6%。这样的数据不仅彰显了瀚天天成的国际化战略成功,也反映了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据的位置。
然而,瀚天天成也充分认识到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作为一家依赖外贸的企业,任何贸易政策的调整均可能对其业务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公司需要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持续关注各国政策动态,灵活调整市场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瀚天天成以其强大的融资阵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公司的股东包括华为哈勃、华润微电子、芯成众创等知名投资机构,这不仅体现了市场对其业务模式的认可,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后盾。在全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强大的资本支持无疑能为企业的发展增加一份保障。
在经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后,瀚天天成的新一轮IPO计划不仅是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力,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与决心展现。对于抢占全球碳化硅行业的领军地位,瀚天天成显然已经准备好了。在实现上市目标的同时,将有可能通过融资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更大的成长。
随着瀚天天成在碳化硅领域的快速崛起,其转战港股的决定无疑将进一步加速市场的竞争与融合。未来,全球对半导体市场的需求将不断扩大,作为行业领军者的瀚天天成,又将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值得我们拭目以待。在经济转型与科技发展的双重驱动下,瀚天天成的故事绝不仅仅停留在这次上市之旅,再次启程的背后,是其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脚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