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生产碳化硅原料配方2025碳化硅器件行业发展现状规模与市场未来展望

时间: 2025-06-25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碳化硅器件作为能源效率革命的核心部件,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250亿元,国产化率有望达到40%。这个过程中,具备核心技术、产能规模和客户资源的企业将赢得市场主导权,有望诞生市值千亿级的行业龙头。

  中研普华《2025-2030年中国碳化硅器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全球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市场已突破技术导入期,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3年中国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达到112.3亿元,同比增长72.8%。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之一,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碳化硅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在近年来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器件已成为提升电池续航、降低能耗、缩小体积的关键技术之一,市场需求量巨大。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5-2030年中国碳化硅器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三、产业链市场

  碳化硅器件行业产业链是一个涵盖原材料提取、半导体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体系。具体来说,该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碳化硅器件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硅源(如金属硅、石英砂)和碳源(如石油焦、石墨)。这些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合成碳化硅粉体,为后续的晶体生长奠定基础。

  碳化硅晶体的生产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和水热法等方法。其中,CVD法是目前主流的生产方法。

  碳化硅单晶生长是碳化硅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目前,碳化硅单晶生长主要采用直拉法(Czochralski法)和区熔法等方法。

  外延片制造是将碳化硅单晶生长后的单晶硅片进行薄膜生长,以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外延层。外延片制造的技术难点在于控制外延层的厚度、晶向和掺杂浓度等参数。

  器件制造是将外延片加工成各种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MOSFET、IGBT等。器件制造的技术难点在于优化器件结构、提高器件性能和降低器件成本。

  碳化硅器件以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低损耗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5G通信、光伏发电及工业国防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碳化硅器件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预测,2025年中国碳化硅晶片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50%。

  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工业电机驱动等核心驱动力的推动下,碳化硅器件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将向更高电压、更低导通电阻方向演进。例如,GaN-on-SiC异质结技术有望实现商业化,进一步提升器件效率。

  随着碳化硅器件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具备技术、资金和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导者。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战和技术战将成为常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市场挑战。

  总结来看,碳化硅器件行业产业链完善、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该行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想了解更多碳化硅器件行业干货?点击查看中研普华最新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碳化硅器件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获取专业深度解析。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

上一篇:合盛硅业: 合盛硅业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生产碳化硅原料配方

下一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信息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