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2025年3月半导体备案项目补充信息(部分)2025年6月日

时间: 2025-06-25

  新能源汽车与电网领域为两大核心应用场景,碳化硅器件可提升电能转换效率并降低能耗,预计在新能源车电驱系统、光伏逆变器中率先实现规模化替代。

  碳化硅晶圆制造技术聚焦于降低缺陷密度(如微管缺陷≤1 cm⁻²),并提升8英寸晶圆良率至80%以上。

  氮化硅基板导热率(≥80 W/m·K)与抗弯强度(≥800 MPa)显著优于传统氧化铝基板,适配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高温、高频工作环境。

  山西平鲁项目计划配套建设碳化硅粉体合成产线,采用改良Lely法提升粉体纯度至6N级(99.9999%)。

  山东氮化硅基板项目联合高校研发反应烧结工艺,缩短烧结周期至48小时以内,降低生产成本约30%。

  ‌山西‌:依托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碳化硅衬底-外延-器件”垂直整合基地,规划产能覆盖50万片/年6英寸碳化硅晶圆。

  ‌山东‌:以氮化硅基板为核心,形成“陶瓷粉体-基板-功率模块”全链条布局,服务省内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企业需求。

  ‌黑龙江‌:牡丹江碳化硅项目重点开发导电型衬底材料,匹配电动汽车充电桩与储能系统的高压需求。

  第三代半导体被纳入“十四五”新材料专项规划,目标2025年碳化硅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50%以上,氮化硅基板自给率超70%。

  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电驱系统可提升续航里程10%-15%,带动车规级碳化硅模块需求年均增长60%。

  工业领域:氮化硅基板在风电变流器、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中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

  以上信息综合技术进展、产业链协同及政策导向,呈现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在材料、设备与终端应用中的核心布局

上一篇:真空反应烧结碳化硅陕西固勤成功研发新型反应烧结碳化硅排胶系统获国家专利授权

下一篇:真空反应烧结碳化硅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团队攻克碳化硅陶瓷导电难题推动多领域产业升级